老人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1、老人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我国老年人中HBsAg检出率低于5%,临床诊断的乙型肝炎仅占老年肝炎的8%—17%。老人中IgG抗HAV检出率近90%,甲型肝炎仅占老年病毒性肝炎的2%—4%;丙型肝炎病情最迁延,感染随年龄增长而累积,老人中以丙型肝炎最多,可占肝炎的35%—50%。
2、老年时期的病理生理特点:老年人肝脏退行性变,肝细胞数明显减少,肝缩小、重量减轻。肝细胞核增大,双核细胞数增多。线粒体体积增大,数目减少。这些改变反映老年肝脏再生能力降低。肝脏解毒和合成功能都减退。人体衰老,反应能力低下,病变较重而症状较轻。血清胆固醇多增高,妨碍肝细胞的胆红素代谢,易发生淤胆。免疫器官衰老,免疫功能低下,易使病变慢性化和重症化。另一方面,老人对HBV感染大多已有特异性免疫,其感染率已趋降低。
3、老人乙型肝炎的感染和免疫特点:HBV感染在60—90岁HBsAg(+)者仅5%,血清滴度很低,90岁后未再有检出;几乎均已发生抗HBe血清转换,罕能检出HBeAg;但抗HBs和抗HBc检出率未明显低落。随访HBsAg(—)老人,罕有新出现的HBsAg携带者;易感者感染后可出现抗体;原来单一抗体携带的可增加另一种抗体。可能,老人较多已获得免疫,即使抗体低于可检出水平,老人较少发生抗原携带,却有较高的抗体应答,我国的老人对HBV已处于低感染和动态的高免疫状态。低发地区与此不同,老人免疫力降低,HBV感染后HBsAg携带率可高达60%。
小儿乙型肝炎病理生理特点
流行病学特点:小儿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较常见,多数是甲型肝炎(约占70%),急性乙型肝炎所占比例很小(约10%),慢性HBV感染重叠甲型肝炎病毒(HAV)者约15%,其它病毒感染很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随年龄增长而累积,在小儿中的流行率很低。HBV感染在儿童期已近峰值,婴幼儿…[查看全文]
从中医角度谈肝脏及肝病
1、妊娠对乙型肝炎的影响:妊娠可使戊型肝炎病人发生肝衰竭或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而对急性乙型肝炎,似无明显影响,但如发生在妊娠末期,须瞥,踢引起暴发性乙型肝炎。妊娠对AsC,仅有个别报告可致病变活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如多次妊娠,可能加重病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