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期间如何防“乙肝”
我国有1.2亿人口携带有乙肝病毒。有性关系的人说不准对方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是乙肝患者。除了通过血液、母婴可以传播乙型肝炎外,密切生活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尤其是性接触。因为,乙肝病毒一般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乳汁、精液、阴道液、唾液等体液中。所以,健康的一方如果没有免疫力,就极容易被染病的一方传染上乙肝病毒。
要预防这种传播,首先要解决的是双方真诚相见,有病的一方要及时把真实情况告诉对方,避免密切接触,让对方也作“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如果对方也感染过乙肝病毒(“两对半”五项指标中任何一项只要阳性),那就同病相怜,注意加强营养和休息,作适当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就行了。如果对方上述五项指标均阴性,说明其未患过乙型肝炎,且对乙肝病毒毫无抵抗力。这样,就需要积极预防了。
首先,仍然严格避免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和热吻类或耳鬓厮磨式肌肤接触,食具也尽可分开和严格消毒,同时,无抵抗力方赶快到医疗或防疫部门接种乙型肝炎预防疫苗,采用0、30、180剂次(天)的办法注射,即注射第一针(0剂次)后,隔30天注射第二针,再隔5个月注射第三针;第一针最好注射30毫微克剂量,次针及第三针注10毫微克即可(基因疫苗无10或30毫微克之分)。三针注射完毕后,注射者应到卫生防疫站做乙肝抗体检查,如为阳性,即说明对乙肝病毒已有抵抗力,被传染的机会大为减少;如为阴性,即说明未有抵抗力,仍需再注多三针,直至阳性为止。在此之前,双方仍须避免密切接触。
顺便多说一句,乙型肝炎或乙肝带毒母亲所生子女,极易被传染,故他或她出生后必须在24小时(越早越好)内注射乙肝预防疫苗,并按上述方法注足三针,才能有效地阻断传染,免后代受乙型肝炎折磨之苦。
乙肝患者何时怀孕最佳
急性乙肝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和合理调养后,数月内即可获得痊愈,此时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抗原指标都已转阴。患者再休养一段时间,体力完全恢复,即可怀孕。慢性乙肝患者应该首先搞清自己病情的轻重程度,再决定是否怀孕。如果患者属于病毒携带者,长期随访检查肝…[查看全文]
戊型肝炎病毒能预防吗
凡未被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过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因而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儿童感染HEV后,多无明显症状,成人则表现为临床性感染。但抗-HEVIgG在血循环中维持时间仅1年,而且人胎盘免疫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无效,提示病后免疫不持久。目前还没有戊型疫苗用于临床预防。…[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