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 使用镇咳药最好不要超过五天
提起咳嗽,很多患者自然会想起镇咳药物,但是并非所有咳嗽都需要止咳治疗。咳嗽作为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有助于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轻度咳嗽一般不需要进行镇咳治疗。但是剧烈的咳嗽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及休息,应该选择合适的镇咳药物以有效缓解咳嗽。
镇咳药又被称为止咳药,一般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镇咳药两类,前者作用于大脑的咳嗽中枢,后者作用于气管局部的咳嗽感受器。中枢性镇咳药又按照是否有成瘾性分为中枢成瘾性镇咳药和中枢非成瘾性镇咳药,这类药物具有非常显著的镇咳效果,因而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
中枢成瘾性镇咳药主要为吗啡类及其相似的药物,最早使用的是吗啡,虽然镇咳效果强,但很容易产生成瘾和呼吸抑制,目前已不用于镇咳治疗。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药物在服用一段时间后仍有上瘾的危险。
由于镇咳药物大多均为非处方药,有些人一旦发生咳嗽之后,马上去药店购买一种镇咳药服用。其实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以明确病因,只有明确病因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专家提醒:镇咳药特别是中枢成瘾性镇咳药仅可短期服用,一般3~5天,切忌长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瘾,影响身体健康。
服用某些药物时 需要注意要少喝一些水
其次,为了某些药物的溶解或排泄,还需喝够吞药后的“后续水”。然而,服某些药则要尽量少喝水以保证其药效。可见,服不同药物的喝水量是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而应该看吃什么药来确定喝入肚里的“水平”。有些药物对食道黏膜的损伤比较明显,像氯化钾、阿司匹林、氨茶…[查看全文]
60多种药会致耳聋
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而在众多的耳聋患者中,因药物毒性作用致聋者约占一半左右。据介绍,目前医学上发现的能引起耳聋的药物有60多种,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每100个患者中会有1至2人因使用此类药物引起耳聋。近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