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芬酸栓剂减少产后会阴疼痛
内容提示:111:1059-1064)上的一项研究,直肠给予二氯芬酸安全、有效地减少了产后会阴疼痛。111:1059-1064)和同事在这项随机、双盲试验中检查了非甾体消炎药二氯芬酸对生产期间会阴创伤的减痛效果。133名二度或以上会阴撕裂或外阴切开的女性被随机分为接受二氯芬酸(2粒100mg)或安慰栓剂(两粒)。第一粒在完成缝合后塞入,第二...
据发表于10月《英国妇产科杂志》(BJOG2004;111:1059-1064)上的一项研究,直肠给予二氯芬酸安全、有效地减少了产后会阴疼痛。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多德(BJOG2004;111:1059-1064)和同事在这项随机、双盲试验中检查了非甾体消炎药二氯芬酸对生产期间会阴创伤的减痛效果。133名二度或以上会阴撕裂或外阴切开的女性被随机分为接受二氯芬酸(2粒100mg)或安慰栓剂(两粒)。第一粒在完成缝合后塞入,第二粒在生产后12-24小时塞入。产后24、48小时使用麦克吉尔疼痛量表来评估了会阴疼痛程度。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没有显著差异。二氯芬酸组44人接受了两次栓剂(70%),安慰剂组45人(71%)。与用安慰剂的相比,用二氯芬酸治疗的女性在24小时走路(RR0.8)、休息(RR0.8)、排尿(RR0.6)和大便(RR0.8)时的疼痛显著更小,但48小时后没有明显差异。使用二氯芬酸的女性对疼痛缓解程度更满意,且“对这种直肠给药方式的认可度较高”。
总之,多德的小组总结,二氯芬酸栓剂对产后会阴痛的短期缓解“明显有益”。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尿酸的生成
嘌呤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降解成核苷和磷酸。腺苷脱氨酶(ADA)将腺苷脱氨生成次黄苷。次黄苷和鸟苷经核苷酸磷酸化酶作用生成磷酸核糖和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前者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生成黄嘌呤,在同一酶作用下黄嘌呤被氧化成尿酸(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补救合成途…[查看全文]
41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现将41例确诊为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8年1月…[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