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感染与过敏反应
结核感染
人体首次感染结核菌后,只有少数人会得结核病,患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抵抗力的强弱,以及感染菌量的多少和毒性强弱两方面的关系。感染和患病在临床意义上根本不同。受过感染而不发病者,其健康情况与正常人无异,体内原发病灶愈合后结素阳性反应来证明。患病则有明确的组织病变,轻者亦可能无症状,范围较大则有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
过敏反映也称为变态反应,是人体经受结核菌感染后再次接触结核菌或其代谢产物的一种反应。其表现可用动物实验的郭霍(Koch)现象来说明:将结核菌注射入未经感染的豚鼠体内,开始没有明显反应,3周后注射局部发生红肿,并逐渐形成溃疡,直到豚鼠死于全身性结核是溃疡也不愈合。如用等量结核菌注射如3-6周前受过结核感染的动物,2-3天候局部红肿反应剧烈,并形成溃疡,然后逐渐愈合而不形成全身性结核。在人体同样发生上述变化,再次感染结核菌后,在4-8周内形成过敏反应,结素实验呈阳性,处次感染者结素实验无反映。
结核菌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结核菌或其代谢物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迟发型,需要经过24-48小时才出现过敏反应,局部炎症有结核菌致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这型过敏反应可以通过结核菌素阳性反应者的淋巴细胞,或其内在的转移因子被动传递给结核菌素实验无反应者,使之也呈阳性反应。
结核病的患病率计算式
患病率是指某地区某一时期人群中患有活动性结核病的百分率。检查方法一般以集体肺部X线检查所发现的活动性结核病人数来计算。计算公式为:结核病患病率=(活动性结核患者人数/检查人数)X100%患病率调查一般按照抽样调查或重点按照职业系统调查的方法来进行。我国一般城…[查看全文]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这是一种慢性病,往往因为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或严重的组织坏死病灶未及时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后果。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是浸润性肺结核发展的结果,组织破坏广泛而严重,同时因为人体的抵抗力也相当强大,故组织纤维修复也很广泛。它具有下列特点:(1)空洞的壁膜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