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时的心理护理
内容提示:本文通过对16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特点进行测试,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心理矛盾、焦虑、应激以及愤怒等情绪变化密切相关,目前,解决以上发病因素难以靠药物治疗来实观,对其实行心理护理,则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以2001年4月~2003年5月本科收治16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为实施心理护理对象。..
本文通过对16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特点进行测试,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心理矛盾、焦虑、应激以及愤怒等情绪变化密切相关,目前,解决以上发病因素难以靠药物治疗来实观,对其实行心理护理,则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以2001年4月~2003年5月本科收治16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为实施心理护理对象。男13例,女3例,42~56岁14例,60岁以上患者2例。
2患者的心理特点
2.1恐惧、焦虑心理患者入院时多情绪低落、紧张,通过交谈,发现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普遍不了解,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一知半解地自我分析:如能否完全治好,是否会引起脑血管以外疾病和遗留后遗症等,疑虑重重,内心充满了担心。这些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负性因素,引发恐惧、焦虑,使病人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护理
病情观察:1.观察出血症状可有广泛自发性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伤口、注射部位渗血,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2.观察有无微循环障碍症状皮肤粘膜紫组缺氧、尿少尿闭、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3.观察…[查看全文]
冠心病介入治疗和护理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由于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根据受阻血管的情况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脏骤停等。凡是在体力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有胸部闷痛…[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