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后发热是正常现象
目前我国采用的预防接种为人工自动免疫,是通过免疫接种将疫苗(抗原物质)接种于人体,促使人体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抗体),即将特定的、经过处理的细菌或病毒等注入到人体内,诱发人体产生抵抗相应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能力。
发热是门诊常见的小儿病症。在众多发热的小儿中,多数家长能向医生提供发热时或发热前,小儿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但也有一些家长会遇到所谓"不明原因"的发热,也就是说在孩子发热前,无任何异常表现。在这些"不明原因"发热的小儿中,就有些是刚刚进行了预防接种的小儿。医学上将预防接种后引起的发热称为疫苗相关性发热。很多家长对这类发热不太理解,认为是疫苗质量有问题引起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目前我国采用的预防接种为人工自动免疫,是通过免疫接种将疫苗(抗原物质)接种于人体,促使人体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抗体),即将特定的、经过处理的细菌或病毒等注入到人体内,诱发人体产生抵抗相应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能力。
因此,实际上预防接种是模仿疾病的过程。既然如此,健康的小儿接受疫苗后,机体就会发生"假"疾病的过程。小儿必然会出现一些类似疾病的表现,主要为发热;当然这些表现不会引起任何不良后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可将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发热视为疫苗有效的标志,出现发热就意味着疫苗接种获得成功。这种发热的程度一般不是很高,多于38~38.5℃之间。常不需特殊处理。可嘱咐孩子少活动、多休息、多饮水等。
在人体对疫苗产生免疫的过程中,小儿内在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可暂时有所下降。此期间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能使体温继续上升,还可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即使这样,家长也不必着急,应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得到恰当的治疗。切莫因为惧怕这些合并问题,心中存有不解的疑虑,而中断正规的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后隔几年再注射
接种乙肝疫苗后,其免疫力能持续多久,有人曾做过观察,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者,5年后尚有60%左右存在乙肝表面抗体,需间隔几年再加强注射。有人认为3年,有人认为5年,目前尚无统一规定,可以定期到医院查抗-HBs(最好每年一次),当抗-HBs转阴或滴度明显下降时…[查看全文]
成人要接种疫苗吗?
凡未经过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乙型肝炎等自然感染而获得免疫或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均可能罹患这些传染病。目前,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在少数成年人中仍保持一定的发病率。因此,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每个成年人也应得到适当保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