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措施如下:
首先母亲在孕期、哺乳期要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孕期内定期测血红蛋白,发现贫血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胎儿体内的贮藏量。
由于人乳中铁的吸收率高,所以宝宝出生后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至少足4个月,最好延长到6-9个月。非母乳喂养儿在2个月时可加些菜汁或水果汁。4个月添加稀食时,应加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可逐步添加蛋黄、菜泥、豆制代乳粉、肝泥、肉泥、鱼肉等。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吃水果,以增加铁吸收。
科学膳食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是极为重要的。在增加含铁食品时,不但要了解各种食品的含铁量,更重要的是了解其吸收率的高低。一般动物性食物所含血红素铁,吸收好,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到;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草酸、磷酸等物质,会妨碍铁的溶解和吸收;如能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便能提高铁的吸收率及蛋白质的互解作用。要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良好饮食习惯。不应给幼儿喂茶水、咖啡,因为内含鞣酸,影响铁的吸收率。
对一些体质虚弱爱生病或生长过快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胞胎,低体重儿,肥胖儿要科学喂养,合理膳食,定期去保健单位测定血红白,以发现贫血,及时矫治。
小儿贫血请喝牛奶加蜂蜜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说,被牛奶稀释的花蜜是有助于治疗儿童贫血症的较为理想的药物。根据美国新泽西州儿童卫生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数据,患贫血症的儿童在20~30天的时间里,每昼夜食用被牛奶稀释的花蜜100~150克,会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血液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查看全文]
小儿贫血注意事项
八九个月到2周岁左右的小儿贫血,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够的铁质引起。多见于从母体中未获得足够铁量的早产儿,通常生后八九个月仍以母乳为主,如不吃些蛋类和鱼,就会出现铁不足,经血液检查,假如诊断为贫血,医生会让小儿吃铁剂,在日常饮食上要多吃些海洋鱼类、动物血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