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症对钙磷代谢的调节影响
内容提示:(二)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1.对肠的作用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但不如维生素D的作用强。
(一)1,25-(OH)2D3的作用
1.对肠的作用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使血钙血磷浓度升高,有利于骨的钙化。
2.对骨的作用促进间叶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使骨质吸收,骨盐溶解,血钙、磷浓度增加,有利于新骨的钙化,促进成骨作用。
3.对肾的作用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钙、磷的排出,从而提高血钙、磷的浓度。
(二)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
1.对肠的作用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但不如维生素D的作用强。
2.对骨的作用促进破骨细胞形成,使骨盐溶解,血钙、磷浓度增加,同时又撕制成骨细胞的形成,使新骨不能钙化。
3.对肾的作用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尿钙降低,血钙上升。同时又抑制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增加。
(三)降钙素(CT)的作用
1.对肠的作用可能抑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2.对骨的作用抑制破骨细胞形成,阻止骨盐溶解。促进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加强沉钙作用,使血钙降低。
3.对肾的作用抑制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维生素D缺乏症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加强护理,合理喂养,供给丰富的营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二)维生素D疗法1.普通疗法①活动早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125~250ug(0。5万~1万IU),口服,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②活动激期:给予维生素D每日250~500ug(1万~2万IU),口服,持续1个月…[查看全文]
维生素D缺乏症的诊断
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和骨骼改变作出诊断,但对活动早期尚未出现骨骼体征之前不易诊断,应测定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并作骨骼X线摄片。碱性磷酸酶多在骨骼体征和X线改变之前已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血液25-(OH)D3(正常值10~80ng/ml)和1,25-(OH)2D3(正常值0。06…[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