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患儿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
内容提示:425-42712(温州)为了比较不同年龄患儿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者将35例ASAⅠ或Ⅱ级患儿根据年龄不同分为3组,A组:<3岁。单次静脉注射异丙酚3mg•。kg-1后2、4、6、8、10、...
2005年11月16日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Vol.25No.6p.425-42712 (温州)为了比较不同年龄患儿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者将35例ASAⅠ或Ⅱ级患儿根据年龄不同分为3组,A组:<3岁;B组:≥3岁且<5岁;C组:≥5岁且<10岁。单次静脉注射异丙酚3mg•kg-1后2、4、6、8、10、20、30、45、60、90、120、180min抽取桡动脉血1ml,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异丙酚浓度,经计算机软件拟合,得到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组患儿单次静脉注射异丙酚3mg•kg-1后血浆浓度下降迅速。与C组相比,A组的消除项指数常数较小,消除半衰期较长。三组患儿的中央室分布容积分别为0.55、0.60、0.58L•kg-1;总体清除率分别为0.015、0.016、0.020L•kg-1•min-1;总体分布容积分别为8.0、6.5、6.2L•kg-1,分布半衰期和速率常数(K12、K21、K1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小于3岁患儿单次静脉注射3mg•kg-1异丙酚后其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除消除时间有所延长外,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较大患儿一致。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猿肾病毒40大T抗原基因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的
441-44411(广州)为了研究猿肾病毒40大T抗原基因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IAST)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作为转基因细胞镇痛载体的可行性,研究者取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和I...…[查看全文]
屈肌腱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患者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臂
422-42410(北京)为了比较屈肌腱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患者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腋路臂丛阻滞的最低镇痛浓度(MLAC),研究者选择70例ASAⅠ或Ⅱ级行屈肌腱松解的择期手术病人,采用神经刺激...…[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