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剂伏立康唑成功治疗曲霉属骨感染病人
2005年04月07日(医业网) 研究人员在4月15日《临床感染性疾病》杂志(ClinInfectDis2005;40:1141-1147)上报告,长期用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治疗,是侵袭性骨曲霉病患者一种能很好耐受的选择。
“尽管疾病弥散和累及免疫系统可能后果不佳,但全球登记的一半多病人对伏立康唑都有不错反应”,作者、巴黎Necker医院的洛所拉瑞(OlivierLortholary)和同事报告。他们小组总结了全球登记处1994-1999年之间纳入了20个用此药治疗的病例资料。
14人有获得性或先天性免疫缺陷,多数为慢性肉芽肿病。这些人中,1人有完全反应,5人有部分反应,其余人病情或稳定或加重。尽管反应率低,但与历史资料相比它更有利,作者说。在6名免疫功能正常者中,3人完全反应,2人部分反应。1人只用此药4天的病人治疗失败。有反应者平均治疗180天(77-395天),而无反应者平均治疗14天(4-127天)。多数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检查结果增高、皮疹、视力异常和恶心)都为轻中度,不需停药即可消失。2人因为副反应停止治疗,1人是因肝功能检查结果增高,另1人是因皮疹。
这些结果很可能促成伏立康唑用作骨曲霉病的一线药物,作者总结。
西洛他唑可减慢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狭窄的进展
2005年04月08日(医业网)韩国研究人员报告,曾被报告可预防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西洛他唑,可能也能预防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狭窄(IAS)的进展。“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可能减少中风复发的风险,但近..…[查看全文]
利多卡因和美西律对ATP敏感性K+通道介导的血管舒张
目前对于抗心律失常药对K+通道介导的冠状动脉舒张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对冠状动脉中K+通道活性的调节作用也仍未明确。为此,日本和歌山医科大学的KimotoY博士及其同事对猪冠状动脉中利多卡因和美西律能否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来改变ATP敏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