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和病理学分析对比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兔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
内容提示:2005年04月01日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Vol。777-780(济南)为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通过球囊损伤+高脂(1%胆固醇)喂养雄性新西兰纯种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斑块..
2005年04月01日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Vol.13No.10p.777-780 (济南)为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通过球囊损伤+高脂(1%胆固醇)喂养雄性新西兰纯种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斑块部位转染携带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促使斑块向不稳定方向转化,然后给予鲁塞尔蝰蛇毒(RVV)和组胺药物触发,造成实验性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在药物触发前后对家兔进行IVUS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比较。结果IVUS发现14只家兔中有12只共18处发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病理学检查发现14只兔中有12只共20处斑块破裂、血栓形成.IVUS诊断斑块破裂、血栓的真阳性率为85%,假阴性率为15%,敏感性为85%,特异性67%。两者在对血栓长度的测量上高度相关,但对横截面积的测量上无相关性。可见IVUS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美研究发现计算机辅助检测小型乳腺肿瘤效果好
较小的乳腺肿瘤很容易被“漏检”。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计算机辅助系统能够帮助放射科医生更加细致地进行乳腺肿瘤检测,提高乳腺癌诊断率。据新一期《美国放射学杂志》报道,研究人员选取了201名长有不同类型乳腺肿瘤的女性,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检测,并以活组织切片…[查看全文]
心腔内超声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
2005年04月01日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Vol。725-728(重庆)为探讨心腔内超声(ICE)在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者应用ICE观察86例PFO的解剖形态及周围结构,测量PFO通道的直径和长度..…[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