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卫生部开展的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感染人数显著减少。
土源性线虫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是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如钩虫、蛔虫、鞭虫等。
卫生部于2001年6月至2004年底开展的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近20%,推算全国感染人数1.29亿人。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下降了60%多,推算总感染人数减少了4.07亿人。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郝阳说,自第一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在农村开展了以驱虫治疗为主、结合健康教育和粪便管理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使得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显著下降。
郝阳同时指出,虽然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中南部地区的感染率仍高达20%至50%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当前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相当于日本上世纪60年代、韩国上世纪80年代的感染水平。
国内外寄生虫病防治经验证明,采取以药物驱虫为主,结合开展健康教育、改水改厕等综合防治措施,对于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有显著成效。郝阳表示,卫生部将在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大于20%的重度流行区,每年有计划地开展集体驱虫治疗;在感染率为5%至20%的中度流行区,可采取对重点人群每年进行驱虫治疗的防治策略,进一步降低人群感染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什么是黑热病?
黑热病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内脏组织的巨噬细胞中引起的一种疾病。全球51个国家有黑热病的流行或散发,我国目前在新疆、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等6省、自治区仍有新病例发生。白蛉是黑热病的传播媒介,白蛉…[查看全文]
包虫病和黑热病在我国西部地区流行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郝阳16日指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包虫病和黑热病感染严重,寄生虫病已成为许多农牧民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卫生部于2001年6月至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其中在内蒙古、吉林、河南、四川、贵州、云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