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术和PCI能独立于心肌存活之外改善心衰患者的存活
2006年01月20日医心网11 一项回顾性分析表明:早期外科或介入治疗与持续的药物治疗相比,前者能显著改善收缩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在近日循环杂志在线发表的该文章指出这些操作延长生存的益处独立于pET测量的心肌存活程度之外。
MichaelSLauer(ClevelandClinicFoundation,OH)提醒说心力衰竭早期干预的任何益处在被彻底接受前都需要被合适的前瞻性试验证实,尽管如此他说在某些患者中应用是合理的,比如药物治疗仍有症状的患者。另外他说对于“风险抵御更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最适合有创治疗策略。
Lauer说,“但我认为需要以非常诚实的方法来提出这些措施。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接受一定的掺杂水平,并告诉我们的患者支持的证据水平并不是太高。”该研究由KhaldounGTarakji(ClevelandClinic)等完成,计划发表在2006年1月17日的循环杂志上。
研究入选了连续的765例LVEF<35%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单中心作了pET心肌活性检查,其中在扫描6个月内23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其它的开胸心脏外科手术,4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余535例行药物治疗。外科或pCI组的平均3年死亡率是20%,而其余患者的死亡率是34%。
根据大量基本资料、临床和pET特点外科或pCI和药物治疗组中得到153例良好匹配的队列,3年死亡率分别是15%和35%,“倾向校正”死亡率危险度在pCI或外科组降低了48%(p=0.0004)。
作者指出“早期心脏干预的生存益处和pET测定的存活心肌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存活心肌定义为冬眠(无收缩但有代谢活性)或收缩但有缺血的心肌,该发现表明“在缺血和冬眠心肌范围内早期干预能降低死亡的危险。”
Lauer说,pET假说认为有更大范围存活心肌的患者能从再血管化治疗中最大获益,但他们的分析并不同意该说法。“我们的数据似乎表明在任何程度的存活心肌患者中再血管化治疗都有益处,我不确定最初的pET假说是否正确。”
研究的述评指出“在左室功能不全情况下再血管化治疗除了减轻缺血外还有别的益处,比如可能通过心电稳定性起作用。”另外“pET检查也可能有问题。”Lauer说其它存活心肌的影像学技术有可能支持该假说,比如核磁心肌成像或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3796例院内心肺复苏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746-7494(江苏)为了了解10年来院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现状,探索如何提高CPR特别是脑复苏水平。研究者对本院1995至2004年记录完整的3796例患者资料进...…[查看全文]
肺爆震伤
疾病概述肺是冲击波作用的“靶器官”,较之其他脏器损伤机会多,程度重,且有其不同的特点。病因病理在平时,由于高压锅炉、化学药品或瓦斯爆炸,在战时,由于烈性炸药或核爆炸,瞬间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爆心处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增高,迅速向四周传播,从而形成一种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