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学
内容提示:本病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胸膜肺炎样微生物,为已知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需要含胆因醇的特殊培养基,在接种10天后才出现菌落,菌落很小,很小超过0。5mm。病原体直径为125~150mm,与粘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擘,故呈球状、杆状、丝
本病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胸膜肺炎样微生物”,为已知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需要含胆因醇的特殊培养基,在接种10天后才出现菌落,菌落很小,很小超过0.5mm。病原体直径为125~150mm,与粘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擘,故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多形态,革兰氏染色阴性。能耐冰冻。37℃时只能存活几小时。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浅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流传病学
约每隔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其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甚长,可达一年。如北京地区1990年流行自1990年1月至91年3月,持续一年二月之久。除肺炎外,还可表现为支气管炎、气管炎及咽炎。学龄儿童患病较多,学龄前儿童亦可发生,如1990年流行时北京儿童医院3岁以下婴幼儿病…[查看全文]
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
概念:支原体肺炎系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病机理:疾病从上呼吸道开始,有充血,单核细胞浸润,向支气管和肺蔓延,呈间质性肺炎或斑状融合性支气管肺炎。…[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