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的诊断要点
内容提示:脾破裂有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3种类型。诊断要点1.刨伤后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和出血性休克。5.B超、X线、CT检查可见脾影增大,或见有破裂及腹腔内出血征象。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其发病率几乎占各种腹部损伤的50%左右。脾破裂有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3种类型。
诊断要点
1.刨伤后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和出血性休克。常伴有恶心、呕吐。
2.查体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和叩击痛,以左上腹龙甚。左肋下可触及痛性包块,脾浊音区扩大,且友上腹有固定性浊音。
3.伤后白细胞很快升高,通常在12一15×109/L之间。
4.大量出血者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等休克表现。
5.B超、X线、CT检查可见脾影增大,或见有破裂及腹腔内出血征象。
6.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可确定腹膜腔内出血。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脾破裂有哪些表现?
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主要依赖①损伤病史。②临床有内出血的表现。③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得不凝固血液等。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其特征并常与出血琩和血速度密切相关。…[查看全文]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
【概述】食管--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