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慢性心衰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法
内容提示:2006年02月13日《中国医学论坛报》14美国Mickelsen等在动物模型中,采用一种新的经静脉穿刺进入心包腔放置起搏电..
2006年02月13日《中国医学论坛报》14 美国Mickelsen等在动物模型中,采用一种新的经静脉穿刺进入心包腔放置起搏电极方法进行心室再同步治疗,该方法安全性,起搏电极定位良好。[pACE2005,28(10)∶1018]
Mickelsen等通过穿刺或静脉切开猪颈内静脉,使用穿间隔Mullins鞘和间隔穿刺针,穿刺上腔静脉近心房处或右心耳,进入心包腔,送入导丝,然后送入心外膜导线。8只猪全部生存,心包积液约为(10.8±6.2)ml,2只心包腔出现纤维蛋白沉积。
点评目前,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有些患者没有适于放置左室导线的静脉或导线到位困难。该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虽然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前景良好,但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尚需做很多研究工作。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在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受试者中血脂异常较常见
113:647-656)杂志上报告,血脂异常在有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中常见。Goff博士及其同事评估了2000年至2002年之间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并参加一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年龄为45至84岁的6704例受试者。作者报告,血脂异常的总流行率为29。血脂异常的患者中只有54%正在服用降血…[查看全文]
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老年男性要比女性活得长
2006年02月10日人民网6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称,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老年人中,...…[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