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因素分析
内容提示:691-69422(广州)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
2005年12月19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Vol.33No.8p.691-69422 (广州)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者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接pCI且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AMI患者228例。MIRI判断标准为AMI直接pCI开通IRA后数分钟内急性发生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或需电复律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IRA前向血流≤TIMI2级且除外因造影可见的血栓、栓塞、夹层或痉挛等所致急性闭塞。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18个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病时间≤6h(p=0.014)、下壁梗死(p=0.006)和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1级(p=0.028)是MI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多支血管病变(p=0.063)和肾功能不全(p=0.067)也是危险因子,而梗死前心绞痛是独立保护因子(p=0.005)。可见AMI发病时间短、下壁梗死、pCI前IRA前向血流≤TIMI1级、多支血管病变和肾功能不全增加直接pCI术MIRI发生的危险性,而梗死前心绞痛则可减少MIRI的发生。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心肌桥和心肌桥近端合并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介
684-68621(杭州)为了通过与心肌桥本身介入治疗疗效的比较,观察心肌桥近端血管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疗效。研究者试验组选择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并严重狭窄(≥70%)者...…[查看全文]
吡格列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5年12月19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4(北京)为了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