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内容提示:血栓性血绣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绣血栓形成综合征等。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紫癜性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紫癜性肾炎(anaphylaticpurpuranephritis)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查看全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一过性及多变性的表现,如头痛、意识障碍、昏迷、精神变化、瘫痪、抽搐、视力障碍、发音困难、失语等。诊断依据一、主要诊断根据(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1。(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出血倾向(1)不同成程度紫癜与其他出血表现。…[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