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防中风
内容提示:晚秋气温骤降,是中风的多发季节。预防中风注意以下几点:一、0摄氏度是高凝血的气象因子统计表明,一年之中最容易发生中风的季节是晚秋和早春,而发病高峰就是在0摄氏度天气时。因此,在听到气象预防有大风降温、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上下时,应及早添加衣服并服用如阿司匹林之类的抗凝血药物。二、警惕小中风发展为中风中
一、0摄氏度是高凝血的气象因子统计表明,一年之中最容易发生中风的季节是晚秋和早春,而发病高峰就是在0摄氏度天气时。因此,在听到气象预防有大风降温、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上下时,应及早添加衣服并服用如阿司匹林之类的抗凝血药物。
二、警惕小中风发展为中风中风病人在发病数月或数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小中风症状,比如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视力模糊、半身麻木或无力等。这些症状大多是一过性的,经过24小时便自然消失,因而常被忽视。要对中风预兆时有警觉,便能见微而短著,及早防治,不会发展为中风。
三、中风虽愈当复发中风痊愈后在晚秋又容易借机复发,因此不可忽视必要的预防。中风病人中有30%就是再次复发的。
四、从多方面加强预防措施:
1、适当多吃西红柿、洋葱、大葱、生姜之类蔬菜,有助于抗凝血和抗血栓。
2、每天3-分钟到一小时的散步和其他柔和运动,有利于通经活洛和对气温变化的适应。
3、不宜大补。
4、平枕为宜。高枕可能因脑血流减少、循环减慢而促发中风。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每天睡9小时中风风险增加
据英国路透社7月21日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晚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这说明睡眠时间确实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但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表示,是否平时习惯睡觉…[查看全文]
长期歪脖打电话小心中风
缺血性中风(脑血栓)不仅老年多发,年轻人也会因为姿势不当而引发突然性地缺血性中风,比如,长期把电话筒夹在肩膀与耳朵之间,以及剧烈运动等行为。香港中文大学6月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长时间过度倾侧或伸展颈部可导致缺血性中风。日常的颈部转动或伸展动作,在一般情…[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网站图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