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硬皮病有何临床表现特点?
(1)硬斑病
在局限性硬皮病中,以硬斑病最多见。一片或几片皮肤损害,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腹、背常见,其次为四肢和面颈部。初为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淡红或紫红色水肿性发硬片状损害。数周或数月后可渐扩大,中央色泽渐呈淡黄或象牙色,周围常绕淡紫或淡红色晕,表面光滑、干燥,蜡样光泽,触之有皮革样硬度,有时伴毛细血管扩张。局部不出汗,表面无毛发。经过缓慢,数年后硬度可减轻,渐出现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性疤痕。
泛发性硬斑病罕见,其发生和发展类似硬斑病,但特点为损害数目多,皮肤硬化面积大,分布广泛,但面部较少累及,且无系统损害,常可合并关节痛、神经痛、腹痛、偏头痛和精神障碍。少数患者可转变为SSc。
(2)带状硬皮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年,女性多于男性。损害常沿肢体或肋间呈带状分布,但头皮或面额部亦可发生。常为单条,有时可为数条,邻近部位可有硬斑或点滴状皮损,其经过与片状损害相似。皮损局部的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和骨亦可累及,出现萎缩,病损经过处附近关节可挛缩,影响其功能。
(3)点滴状硬皮病
损害多发生于颈、胸、肩、背等处,为绿豆至黄豆大小,呈集簇性或线状排列,为珍珠母或象牙白色的圆形略凹陷斑,表面光滑发亮,周围有紫红色晕或色素沉着,晚期可发生萎缩。此型较少见。
系统性硬化症有何临床表现特点?
肢端型硬化症(又称局限型SSc)和弥漫型SSc本质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肢端型硬化症患者几乎均有雷诺现象,皮损始于手、足远端,渐延伸至四肢、面部、颈部,而胸、腹部及背部较少累及,受累范围相对局限,内脏受累较轻、较少,进展速度缓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好。弥漫型SS…[查看全文]
什么原因引起硬皮病?
硬皮病又称为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临床上以局限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可影响心、肺、肾和消化道等器官的结缔组织疾病。如果病变既累及皮肤,又侵及内脏的,称为系统性硬皮病。若病变只局限于皮肤而无内脏损害,则称为局限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的分布遍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