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肾阴虚下六味地黄方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开始流行服用六味地黄丸,认为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男女皆可,老少皆宜。六味地黄丸是妙药仙丹、保健佳品吗?
六味地黄丸属非处方药,此药源于宋代,当时的儿科专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收载有此方,原名地黄丸,是为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设,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解颅”病,即婴儿出生至一岁以后囟门仍迟迟不能闭合。此方原本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局限性。
解颅一病因肾精亏虚、脑髓不足所致,故当以补肾益阴、健脑生髓为治疗大法。该方以熟地黄为主要药,配以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共同而成。由于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内、妇、儿及五官等诸科疾病,称其为六味地黄丸,并一直延用至今。六味地黄丸在中药补益剂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滋补肾阴的代表剂和基础方,被医家称为“补肾要药”。
提醒:腰痛别乱补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药
补肾要药其华在发
中医学认为肾属五脏之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为“先天之本”,中医学所说的“肾”,不是简单的肾脏实体,还包含了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功能活动。无论是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还是生殖之精皆藏于肾,用其来维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水,即对人体的水液输布与排泄;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即主宰骨骼的质地,及关节的活动,还包括骨髓和脑髓的充盈;肾主纳气,即将肺脏吸进的清气予以吸纳利用,以充元气;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即维系耳的听力,头发的生长与濡润。中医所说的肾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耳朵、头发、牙齿、阴器等组织器官均有密切的关系。一旦肾出现异常(肾虚)会相应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另外肾还有肾阴、肾阳之分,肾阴指肾精等物质基础,肾阳指肾的功能活动,因此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治法上存在根本的区别。
三步曲帮您治疗慢肾病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赵绍琴教授治慢性肾病经验赵绍琴教授对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较深入,他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慢性肾病非虚论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热郁血分,络脉淤阻。针对慢性肾病热郁血分的基…[查看全文]
肾亏及患有肾脏疾病人员应少用维生素C
按道理说,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对于治疗齿龈红肿出血、易感染化脓,牙齿松动脱落,皮下出血、受压部位有淤血点,骨膜下出血,关节痛等症状的坏血病,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服用维生素C能防治感冒,早已为众人所知。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维生素C能促进肝…[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