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和性教育哪个更重要?
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说,每年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询问变性问题的孩子有上百人。专家认为,出现男生女性化苗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心理根源是一些男孩在“逃避责任”。(《北京晚报》9月6日)应该承认,在国人一直羞于启齿的性知识教育问题上,许多人开始大方地谈论。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在小学也应该开展性知识教育,这没有什么错。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性别教育却远远没有跟上。
许多人发现,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的女性化的男生在增多。其实,男生的女性化本质上是性别感错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中小学女教师过多也是造成男生女性化的原因之一,过于突出的女性氛围当然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利影响。家庭教育的失误是造成性别感错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于是家里男孩当女孩养和女孩当男孩养的情况不难见到。结果有些男孩长大了行为类似女生,经常遭人嘲笑,要经过艰难的抵抗,才能回复“正常”。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因此,正确的性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儿童的身心发育是否健康,与性别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性别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识教育,但是性知识教育绝非性别教育的全部。在欲望泛滥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不受泛滥的色情的侵害,给他们一个不受侵害的童年和少年,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不要逼他们早熟。同时,家长和学校应该积极思考有效的性别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
青春期性困惑应正常疏导
如果当时有机构能帮王佳“摆脱那些好奇”的困惑,或许他就不会像今天那样犯下错。“性朦胧导致性罪错,加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挽救不力,最终使王佳迷失在青春期的困惑中。【专家说法】刘守琪分析本案后认为,“对青春期的性困惑缺乏正常有效的疏导,将导致问题积压,造…[查看全文]
性教育就是这样“夭折”的
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已引起大多数家长的重视,但同时这也是每位家长难以启齿的尴尬。儿子考上高中那年,在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和儿子郑重地谈谈这个问题。“儿子,我想和你谈谈关于性的问题。”儿子抓了抓头发,低头答道。…[查看全文]